吉林通化柳河县人民法院:跨国抚养费纠纷:调解员“搭桥”,解十年积怨
2025-07-21 09:38:00 阅读: 0
“呜呜……我真的活不了了……”近日,柳河县人民法院孤山子法庭调解员接到一通跨国来电,电话那头,女子王某的哽咽哭声里,藏着一场纠缠数年的抚养费纠纷,也牵出了一段婚姻背后的辛酸故事。
2025年1月,孙某与王某协议离婚,约定婚生子随孙某生活,王某每月支付2000元抚养费。然而离婚后,王某不仅断了抚养费,还“人间蒸发”,电话不接、联系不上。无奈之下,孙某将王某诉至法院,一段跨国纠葛由此进入调解员的视野。
受理案件后,法庭立即开展先行调解程序,调解员第一时间尝试联系王某,却屡屡碰壁,电话一直占线或无人接听。为打破僵局,调解员辗转联系村委会,才得知关键信息:王某已出国打工,父母仍在本村居住。
次日清晨,调解员直奔王某父母家。推开门,王母的沉默里藏着担忧。经过数小时“拉家常式”谈心,调解员终于赢得信任——原来,王某并非恶意拖欠,而是有难言之隐:王某称,孙某有家暴行为,为了离婚,王某承担了家中债务,现在为了还债出国打工,可异国他乡的低薪、不稳定的工作,让她连生存都艰难,更无力兑现每月2000元的抚养费。
在王母的帮助下,调解员终于拨通了王某的跨国电话。电话接通瞬间,哭声倾泻而出:“我一个没文化的女人,出国打工还债,还要给抚养费,真的撑不住……” 王某的委屈,让调解员既心疼又清晰了调解方向。
另一边,孙某却态度强硬:“离婚协议写得清清楚楚,每月2000元,少一分都不行!” 面对僵局,调解员决定“双管齐下”,一边向孙某展示王某在国外打工的照片,昏暗的工棚、满是油污的工装,印证着她的艰辛;一边动情劝说:“她跟你过了十来年,现在背井离乡还债,抚养费确实难拿,能不能体谅下?”
调解员的“唠嗑式”劝说,渐渐融化了孙某的坚冰。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王某每月抚养费降至1000元,此前拖欠的抚养费一次性支付6000元。一场跨国的抚养费纠纷一案,在线上顺利完成,并即时履行。
先行调解是法院在受理民事案件后,正式进入诉讼程序之前,由法院依职权或当事人申请启动调解的程序。这场跨国抚养费纠纷的化解,是柳河法院“先行调解”工作的缩影。从联系不上当事人的僵局,到跨国连线的突破,调解员用耐心、细心,把“冰冷的法条”化作“暖心的和解”,让纠纷化解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来源:柳河县人民法院
编辑:马天海
吉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马主任:15643417777(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