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8月7日正式投运

2025-08-11 09:32:00     阅读: 0

8月7日上午9点20分,一声悠扬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一列满载内江本地产柴油机、硫酸铵等出口货物的国际货运列车从内江国际物流港缓缓驶出,奔向钦州,标志着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营,为内江拓展国际物流通道、提升南向开放水平再添新动能。

内江-钦州国际货运列车首发

作为内江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的标志性项目,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项目位于内江国际物流港核心区,接轨于内昆铁路内江南站,紧邻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的白马北站。项目占地522.2亩,总投资约8.47亿元,设计货运吞吐量267万吨/年,分两期建设。本次开通运营的项目一期占地约322.5亩,建设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堆场、怕湿仓库等设施,布局1条到发线、2条装卸线。项目一期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用历时近18个月,预计每年可实现货运吞吐量178万吨、8万个集装箱。项目二期计划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多式联运中心、散货堆场等。

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营

记者从内江川渝通联物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悉,当天首发的内江-钦州国际货运列车共装载54个标准集装箱,总货值约1500万元。货物通过火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50小时运抵广西钦州港,再通过海运方式2-15天到达越南胡志明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孟加拉国吉大港、缅甸仰光港等RCEP成员国重要节点港口。

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接轨于内昆铁路内江南站,紧邻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的白马北站

内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杜表示,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推行“全流程智慧调度”,确保货物“快进快出”,将与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江公路物流园协同联动,打造“公铁水空”立体物流网,以“多式联运”拓展开放版图,助力内江联通全球市场。

“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正式投入运营,为‘内江造’乃至‘川渝造’产品驶向世界搭建了直达通道,让内陆城市的产业活力与全球市场需求实现高效对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内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口岸与物流发展中心主任、内江国际物流港党工委书记王彤表示,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填补了内江无大型现代铁路货场的空白,在提升物流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内江更好地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国际班列开行能级,加速物流企业及上下游关联产业向内江国际物流港聚集,助力内江打造东南亚、东盟货物到达口岸和区域性分拨基地,促进成渝地区加快开拓东盟市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内江地处成渝发展主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内江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赋予“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定位,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持续拓宽拓展南向开放,加快建设内江公路物流园,建立首个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启用西部首个航空物流城市货站,封关运作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常态化开行高铁快运,创建全省首个“四川—东南亚产业合作园区”,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授予中国(内江)-东盟物流贸易对接基地,获评“中国物流绿色行动领创城市”,成功入选首批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枢纽加快成势。

截至目前,内江已与178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与18个国外城市和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通中老、中缅等15条国际班列线路,常态化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老班列和成渝主轴跨境公路班车。近五年来,全市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稳居全省外贸百亿市(州)行列。今年1-6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58.29亿元,同比增长29.2%。

未来,内江将立足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瞄准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探索开行其他重点区域国际班列,力争年发运班列60列、3000个标箱以上,支撑物流贸易额年突破6亿元,充分释放开放通道效能;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切实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聚焦外贸增量、开放提质,争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助力全省加快构筑向西向南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赋能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爱最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