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本,平安银行以澎湃金融之力助深圳“双区”建设

2025-08-23 00:15:00     阅读: 0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也是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

诞生于深圳这片热土的平安银行,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平安银行始终扎根深圳,与深圳共同成长、共同成就。近年来,平安银行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的战略方针,服务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深圳加快推进“双区”建设。

平安银行总行

打造“三专”服务体系,为科创中心注入澎湃“动力”

科技创新是当前世界发展的重要驱动动力之一。深圳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拥有众多科技创新企业,也因此为被国家赋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使命。

回顾深圳科技创新历程也可以发现,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企业从初创到做强,每一步都离不开金融的强力助推。为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平安银行结合自身优势和深圳地区特色产业,在科技金融领域重点发力,通过提供“专门队伍、专门产品、专门政策”,为深圳科创企业注入澎湃“动力”。

具体而言,平安银行首先是通过完善总分支科技金融组织体系,破解科创业务发展难题。在总行层面,平安银行设立了总行科技金融中心,统筹科技金融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针对大型、中型、小微科技企业的痛点和难点,打造了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技企业在发展路上“加速跑”。

在分行层面,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则设立科技金融分中心,建设科技特色支行及专业团队,长期陪伴科技企业成长。例如,深圳某头部科技企业,其下游经销商往往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大、融资渠道不畅的困境。针对该企业经销商“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平安银行创新推出“订单预付融资+KYB定制化服务”的融资模式。

在订单预付融资方面,聚焦经销商采购环节的资金融通,通过核心企业确权的订单信息,实现“数据增信”;在定制化服务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经销商的经营数据、交易流水、历史信用等信息,量身定制额度与期限。平安银行以“敏捷响应+科技赋能”为核心策略,实现了与该企业系统的全流程对接,成为首批接入其供应链场景的合作银行。自2025年2月项目上线以来,平安银行累计为8家经销商发放贷款超过3亿元。

其次,平安银行通过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对科技企业的精准化、敏捷化服务水平。一方面,针对科技企业高技术、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平安银行创新主体评价体系,建立“科技企业打分卡”,突破行业评价、弱化评级要求,从科创能力、科技资质、发展质量、偿债能力四个维度对科技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平安银行以“不看账本看未来”的经营理念,着眼企业高成长特点,打造“腾飞贷”“上市贷”等多项拳头产品,为科技企业注入金融动能。自业务推出以来,平安银行持续推进“腾飞贷”增量扩面,并荣获2024年度深圳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

平安银行

构建多维度金融服务生态,赋能“20+8”产业升级

近年来,深圳统筹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发展,以加快形成具有深圳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20+8”产业发展,平安银行聚焦“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构建行业化、差异化、综合化的产品组合,推动产融协同创新,助力打造产业升级的“深圳样本”。

为助力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平安银行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构建了“一纵、一横、一张网”的多维度产业金融服务生态,让“金融血脉”与“产业筋骨”同频共振。纵向上,平安银行围绕产业客户“初创-成长-成熟”的各个阶段,形成了全谱系的产品体系,精准匹配企业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横向上,平安银行充分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通过“银行+险资”“股+债”等联动模式,更好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为产业客户在股权投资、债权融资、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生态上,平安银行整合集团各投资平台资源,构建生态化的投资网,将全集团的资源、产品和服务拧成合力,配齐“直接+间接”融资的工具箱,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投融资服务。

另一方面,平安银行充分发挥自身长期积累的供应链金融优势,不断把金融“活水”渗透“20+8”产业链,实现核心企业上下游的精准滴灌。以深圳某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例,其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平安银行作为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合作伙伴,累计提供了超过600亿元的授信支持。同时,平安银行着眼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金融需求,“量体裁衣”设计金融产品。在该企业下游销售网络中,平安银行通过打通与主机厂的系统直联与发车购车信息同步,为经销商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累计服务约700户下游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近750亿元,助力其销售网络快速扩张。

“一体化”服务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深港民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措施,不断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方案”。

近年来,平安银行始终致力于服务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跨境金融作为核心业务战略,充分发挥“离在岸、本外币”产品账户一体化、“一家做全国”服务一体化、“前中后台打通”流程一体化、“数字化科技赋能”管理一体化等优势,谋篇布局跨境业务发展机遇,做好深圳高水平开放的金融推手。

随着“深港1小时生活圈”“港人北上”等消费热潮涌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显著成效,正逐步体现在消费金融领域的融合。平安银行前瞻布局跨境消费的一系列新趋势、新需求,通过“五个畅通”打造支付便利化体系。

为畅通跨境支付服务,平安银行信用卡根据居民出游趋势和消费偏好,打造港澳权益专区等定制化服务,并敏锐捕捉年轻一代用户喜好,探索创新IP互动营销模式,打造极具特色的跨境支付场景。

为畅通移动支付流程,平安银行结合“港人北上”等消费现象,持续优化支付流程,支持境外手机号身份校验以及多种港籍、外籍证件线上绑卡办理,提升客户体验。

为畅通账户服务通道,平安银行精简外籍来华人员开户审核流程,支持凭短期来华签证开户,提供英语版开户配套材料,并针对口岸、涉外商圈等重点地区延伸上门服务场景。

为畅通外币现金服务,平安银行结合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习惯,在网点备足外币现钞及小面额库存,并布设外币兑换机或兑换点,升级网点境外客户服务标准及流程。

为畅通外卡受理环境,平安银行结合各商圈、旅游景区和外籍来华人士活动轨迹,扩大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面,加强商户培训,提升外卡受理顺畅度。

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稳外贸

深圳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城”,外贸出口额已经连续30多年稳居全国首位。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深圳正通过多项举措确保外贸稳定发展。

平安银行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浪潮,充分发挥综合金融集团的独特优势,通过打造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举措服务深圳外贸企业,稳定深圳外贸基本盘。在融资结算方面,平安银行充分发挥在岸账户、离岸账户(OSA)、自贸区账户(FT)、非居民账户(NRA)及香港分行五大跨境账户体系优势,构建跨境投融资、跨境贸易金融、跨境支付结算、跨境资金管理四大产品体系,为企业全球化经营过程中的跨境投资、并购、贸易等经营活动提供境内外、本外币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

在智能服务方面,平安银行重构跨境业务全流程线上化服务体系,持续迭代升级跨境业务线上服务平台推出的“跨境瞬利汇”,集聚了五大跨境账户汇款的线上化和自动化服务,并积极应用AI大模型等最新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和用户体验,赋能进出口企业的跨境支付结算业务。

此外,平安银行致力于为企业打造高效、便捷、便利的一站式跨境金融线上服务平台,上线了全球GPI收款功能和面客端跨境人民币支付透镜,让“走出去”的深圳企业轻松把握自身资金链路。

回首过去,深圳特区建立45年来,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孕育了平安银行等无数与深圳同行的“筑梦者”。展望未来,平安银行将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切实谱写好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本,助力深圳“双区”建设加速推进。

相关链接:平安银行发展历程

2003年12月,中国平安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将其更名为平安银行。

2006年11月,平安收购中国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再次更名为平安银行。

2011年,平安收购中国首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股票代码“000001.SZ”的深圳发展银行,并于2012年8月完成与平安银行的整合。一家全新的平安银行就此诞生。

文|蒋佳元图|受访者供图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爱最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