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逼近3800点,液冷概念退潮,多只牛股跌停
2025-08-21 16:00:00 阅读: 0
8月21日,A股午后延续大涨,沪指日内最高价逼近3800点,截至收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42万亿。
盘面上,数字货币概念股大涨,御银股份等多股涨停。油气股震荡走强,准油股份涨停。存储芯片概念股局部活跃,兆易创新涨停,中兴通讯涨停炸板。
值得注意的是,沪深两市成交额今年以来首次连续7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拉长时间来看,近十年来,两市第二次连续7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大关。上一波行情出现在去年11月,数据显示,2024年11月5日至13日,两市成交额也曾连续7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不过,沪指创出近十年新高后连续缩量,高位股调整风险加剧,其中液冷板块和稀土永磁概念开启回调。
8月21日,液冷服务器概念集体跳水,多股大跌。截至收盘,飞龙股份(002536.SZ)、腾龙股份(603158.SH)均触及跌停,科创新源(300731.SZ)跌超7%,同飞股份(300990.SZ)跌超10%。
板块回调与美股市场形成联动。昨夜英伟达盘中一度下挫4%,英特尔收跌近7%。
回溯技术驱动因素,7月初美国云服务商CoreWeave宣布全球率先部署英伟达GB300NVL72系统,成为首家提供该服务的超大规模AI云服务商,标志着首款GB300NVL72服务器正式出货。该机型单柜功率达120kW,传统风冷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必须采用全液冷机架级设计。同期,华为昇腾发布的384超节点服务器集群亦采用液冷+微结构导热方案,头部厂商技术路线为产业确立明确风向标。
液冷服务器概念逐渐受到市场追捧,同花顺iFinD显示,液冷服务器指数自7月份以来累计涨幅超35%,英维克、飞龙股份等多只相关概念个股股价实现翻倍。
但热度背后潜藏非理性炒作。7月以来涨逾213%的淳中科技(603516.SH)多次公告,公司业务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的生产制造,仅参与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相较于通用元器件产品而言市场空间差距很大,但仍遭资金追捧。 今日盘中淳中科技一度跌超5%。
此前走出5天4板的腾龙股份也曾提示风险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够识别的终端用于服务器液冷的电子水泵产品销售及开发费用收入约80万元,用于储能电柜液冷的胶管产品销售收入约97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小,对公司报表影响小,业务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除了液冷板块退潮,A股市场稀土永磁板块也开启回调,其中,金田股份跌停,北矿科技逼近跌停。

A股银行股震荡走强,截至收盘,银行指数涨0.60%,该指数年初以来涨幅超16%,农业银行涨2.12%、邮储银行涨1.95%、中信银行涨1.38%、中国银行涨0.88%、光大银行涨0.76%。
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拓宽并购贷款适用范围。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最高3000元贴息,同时央行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
8月以来A股的加速上涨正在吸引更多外资进场。
据Wind数据,截至8月19日,A股市场已经有663家企业披露了2025年中报。其中,139家企业的流通股获得了244家次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重仓(含一家企业获得多个QFII机构持有,及一家QFII机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等重复项)。其中,82家机构在二季度有新晋的QFII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韩国股民继续扫货中国股票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18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含A股、H股)的持仓量从2024年末的190.83亿元人民币上涨至244.75亿元,增长近三成。
从持仓个股来看,韩国股民尤其热衷买入港股。Choice数据显示,小米集团、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等代表的科技与新兴产业的龙头公司成为主要加仓对象。
截至8月18日,韩国股民对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的持仓均超过18亿元人民币。此外韩国股民对泡泡玛特的持仓也达到4.74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活跃的背后,外资正在跑步抢筹中国资产。
近日,高盛集团Prime Brokerage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
谈及外资快速买入中国资产背后的支撑因素,奥恺基金创始人曾晓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预计9月份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加之全球地缘政治和宏观风险有所下降,这对国际资本的流动性有重大的推动。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出品 | 21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